亚洲金属百科
专业的金属知识站点
  • 钛的制备

 
  • 熔化原料和添加料,制取钛和钛合金致密锭坯的过程,是钛材料制备的首道工序。
  • 1940年,卢森堡科学家克劳尔(J.w.Kroll)在美国首次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法熔炼海绵钛,获得了致密的钛锭。20世纪4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完成了工业规模自耗炉定型,标志着钛熔炼工业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随后,前苏联、英国、日本相继于50年代中期,建立了各自的钛熔炼工业。
  • 一般钛材料经两次自耗熔炼即可制取,航空等重要用途的某些钛合金则需经3次熔炼,典型生产流程:
  • 镁热还原法
  • 还原四氯化钛(TiCl4)制取金属钛的过程,是金属钛生产的主要方法之一。还原作业在高温、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中进行,还原产物主要采用真空蒸馏法分离出剩余的金属镁和MgCl2,获得海绵状金属钛。
  • 镁热还原法于1940年为卢森堡科学家克劳尔研究成功,又称克劳尔法。1948年美国杜邦(DuPont)公司开始用这种方法生产商品海绵钛。传统镁热还原法是在还原作业结束待还原产物冷却后,再组装蒸馏设备进行真空分离作业。20世纪70年代苏联成功地采用了半联合法。80年代初,日本又成功地采用了还原一蒸馏联合法,简称为联合法。其工艺特征是在镁热还原TiCl4结束后,便将热态还原产物在高温下直接转入真空蒸馏分离金属镁和MgCl2,这是镁热还原法工业化以来的重大技术进步。工艺流程如下:
  • 钠(Na)还原法
  • 又称亨特( Hunter )法 ,是最早研究用来制取金属钛的方法,其流程图如下所示:
  • 钠还原法的四氯化钛(TiCl4)生产过程与镁热还原法完全相同。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用Na还原TiCl4生产海绵钛,它的主要反应为:
  •   TiCl4 + 2Na = TiCl2 + 2NaCl    (1) 
  •   TiCl2 + 2Na = Ti + 2NaCl         (2)
  •   TiCl4 + 4Na = Ti + 4NaCl         (3)
  • 将制得的还原产物,用水洗除盐操作,最后进行产品后处理即得产品海绵钛。
  • 按照还原过程进行的方式,钠法工艺可分为一段法和两段法。反应过程如果按照式(3)一次完成还原反应制取海绵钛的工艺称为一段法。反应过程如果第一步按式(1)制取TiCl2,然后第二步按式(2)继续将TiCl2还原为海绵钛的工艺称为二段式。目前,两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均得到应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Db
106
Sg
107
Bh
108
Hs
109
Mt
110
111
112
Cn
113
Uut
114
Fl
115
Uup
116
Lv
117
Uus
118
Uuo